第十二章 真理开始发光

卷三 基督那测不透的丰富 | 钟马田 Martyn Lloyd-Jones
「使基督因你们的信,住在你们心里,叫你们的爱心,有根有基。」(弗三17)

我们继续研讨这段伟大的陈述时,需要像保罗为以弗所人祷告那样为自己祷告,「求祂按着祂丰盛的荣耀,籍着祂的灵,叫你们心里的力量刚强起来。」如果我们假装或者认定这个伟大的祷告很容易明白、解释,那我们未免太愚昧了。它本身就不可能是如此简单的。基督徒的信仰和信息可以比作汪洋大海。一个小孩子可以在海边戏水,可是若在大海的中心,即使是航行在大西洋上的游轮,看起来也不过像一个软木塞,或者一只瓶子。大海是无止尽的。我们进入基督徒生活中时,好像一个小孩子,开始在浅水处踢水;可是我们必须继续下去,进到水深处。我们在回到第十七节,思想这个伟大的祷告时也当如此。一个人不能只对这几节有力的经文略作评述,然后就以为已经探讨过了,可以继续看别的经文了。这几节经文内容极丰富,我们有责任花时间去深思。

此外,伟大而深奥的真理总是容易被人误解的。当我们面对这一类深奥的真理时,就失去了我们应付基督徒信仰的开端真理时惯有的精确。要清楚道出因信称义的教义并不难。一个人若作不到这一点,就不应该站讲台。在这种性质的真理上,我们应该精确无误,可是来到这一段的叙述时,情形就不一样了。这真理所具有的本质使我们不可能轻易就解释清楚。困难和不解是可以预期的。确实,你无法解剖香气,也无法分析爱情。这正是现在我们所面对的——基督的爱和神的爱。我们只能继续下去,尽己力去带出真理的丰富,去阐释它。但我们必须存着「恐惧战兢」的态度如此行。

我必须坦然承认,在我的传道生涯里,我记不起来还有什么别的经文比这一处经文更使我意识到自己的不足。我不敢声称能够作出有权柄的论述,但靠神的恩典,我有此特别的权利,能把这些事放在你面前,用谦卑的灵恳求你仔细看这些经文,加以深思,也为这些事祷告;不是用争辩的态度,而是出于一种心愿,要弄明白每一件事,并且籍着圣灵得与神和主耶稣基督面对面相见,我们可能因所见的无比荣耀而哑口无言。

有两个原则是我们必须时常铭记于心的。第一,这是一个为已经相信的人所作的祷告。它要求我们不只是跟非信徒或不成熟的基督徒比较,而是跟卓然有成的圣徒和此处所提到的可能性比较。我们必须明白,我们尚未领受一切,我们的职责不是仅仅保持现状。我们必须向完美奋力前进。忘记背后,努力面前,向着目标和崇高的呼召奔跑,好得基督耶稣里的奖赏。

第二个原则颇令人鼓舞,那就是使徒在这里是为所有的基督徒代祷。那不仅是给某些出类拔萃的人之祷告。新约和罗马天主教不同,它并未把信徒分成「神职」「平信徒」两类。基督徒生活中没有什么专家可言。这些可能性是针对所有基督徒的,包括使徒稍后提醒不可再偷窃,奸淫,说话愚昧,毁谤,或撒谎的那些人。他们已经被救脱离了这些罪;虽然他们刚刚得救,使徒仍把这奇妙的可能性放在他们面前。

因此我们必须提醒自己,如果我们说,这些不是给我们每一个人的,而是给那些不平凡的基督徒的,这样说不但有误,而且是一种罪。除非我们达到这地步,亲自经历它,并以它为乐,否则我们永远不要以为满足。我可以想像,到了审判的那日,最令人羞愧的事莫过于当我们与主面对面时,才发现自己这一生本来可能达到这地步,却从未关心这些事,只是马虎地浏览一下这些伟大的词句,也未试着去发掘它们的含义,以及如何将它们运用出来。

我们进一步解释基督因我们的信住在我们心里的意义时,让我先提出一个特别的问题。这种内住与「圣灵的印记」有什么关系?有人说,两者是一样的。可是显然的这中间有一些区别。使徒在第一章第十三节里已经告诉以弗所人,他们受了「圣灵为印记」「你们既听见真理的道,就是那叫你们得救的福音,也信了基督,既然信祂,就受了所应许的圣灵为印记。」他是为那些已受了圣灵为印记的人代祷,求基督因着他们的信,住在他们心里。

为什么此处会产生困惑?这是很容易了解的。前面已说过,在这个领域里很难将属灵的事分门别类,每一样分开来标示,因为基督徒生命中的每一个经历,特别是每一个崇高的经历,都必然与圣灵和主耶稣基督有关。先前我已强调过,除非基督住在你里面,你根本不可能成为一个基督徒。现在问题来了,如果基督住在每一个基督徒里面,那么保罗祈求叫基督住在他们心里又是什么意思呢?我们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可是似乎还有很多人在这一点上感到困惑。这是因为词句的描述是有限的,而且这个真理的本质太荣耀了。同一位使徒谈到圣灵时也说过,「人若没有基督的灵,就不是属基督的」(罗八9)。这和「受圣灵的浸」「受圣灵的印记」不同。从某一方面看,我们还是采用同样的词句,还是谈到主耶稣基督和圣灵,可是这中间是有区别的。以弗所信徒已经受了圣灵的印记,然而保罗仍祈求叫他们也能领受他此处所描述的福份。

那么这与受圣灵的印记有什么不同呢?我认为答案是,圣灵的印记基本上是对救恩的确认。它给我们一个直接的确据,证明我们是神的儿女,神的后嗣;一切产业最终都是我们的。可是使徒在第三章中所想到的并不是确据的事。他主要想的是与主交通的问题。印记使我确知我与神是有关连的。至于基督的内住这种进一步的经历则使我与祂有更深更美好的交通。显然这两种经历都很美好。我们已看过,当一个基督徒受了圣灵的印记时,他就意识到基督的同在以及圣灵的大能。但此处我们讨论的是比这些更深的事。

第二个答案是,这种经历比圣灵的印记更恒久。印记是可以常常重复的,这在使徒行传和许多圣徒的生命中都可清楚看见。可是此处谈到的经历更长久。「住」这个字强调的是安顿下来,「为居所」。我们不必过分强调,但这中间确实有差别。此处含有较长久的要素。

另外我还要加上一点,这种经历没有像受圣灵印记那样兴奋。谈到受圣灵印记,我们会想到某种程度的光照,好像一切都忽然变得清澈起来;可是此处的经历是在较深的层次上,也较长久,所以感觉也没有那么兴奋。让我举例说明。

我记得曾听过一位老传道人谈到一九零四年至一九零五年发生在威尔斯的大复兴。在那次大复兴中,许多人突然经历了圣灵的浸,这种经历常常伴随着极大的兴奋,喜乐,和不断的赞美。有些年轻人对这位曾经历过一八五九年大复兴的老传道人之表现感到讶异。他们很奇怪为什么他似乎没有任何狂喜的表现。他们指望每一个人都有此感觉。他们不明白,以为他有问题,所以他们前去找他谈话。他很亲切地接待他们,并且耐心地回答他们的问题。他向他们指出,当初你与你的妻子堕入情网,和后来多年恩爱地住在一起,两者是有分别的。前者那种兴奋的情绪不会一直持续下去,但这并不表示爱的成份就渐渐减少了。后者也许较少兴奋,也不那么明显,但其中的爱并未丝毫削减,甚至正相反,那种夫妻之间的情爱更深更阔。我认为同样的原则也可用来解释圣灵的印记与基督的内住之间的区别。后者涉及更大的爱,更多的知识,更亲密的关系,更深的交通;但它并没有伴随前者经历中圣灵所带来的大能。

我也要进一步描述基督因着信住在我们心里这种经历的特色。这是知道基督「为」我活,和知道基督活在我「里面」两者之间的区别。当我们刚开始过基督徒生活时,当然我们一定会专注在基督「为」我作的事上。基督徒生活的开端通常是客观的。换句话说,我们所以成为基督徒是因为我们体会到主耶稣基督和祂为我们所成就的工作,以及祂与我们的关系。这是客观的真理。我们先看到的是外在的基督,我们看见祂来到世界上,降生在伯利恒为婴孩。我们看见祂长大;我们听祂的教训,观察祂行神迹,看祂死在十字架上,又从坟墓里复活。我们看见这一切,就问道:这是怎么回事?祂为什么来?祂在十字架上作什么?然后我们回答说,祂是为了担当我的罪,祂为我的缘故受死;基督是「为」我。我看到的是祂,和祂为了我所作的事。可是基督住在我们心里却不是客观的,而是主观的;它是接续客观的事实,是由其产生的结果。

也许有人会辩说,最初的相信里一定也含有主观的成份。当然啦!我要再说一次,我们不必把这中间的界线画得太清楚。若没有任何主观成份,你就根本不可能成为基督徒;你只能用理智去接触真理。坦白说,最初的相信基本上是客观的,但也包含了主观的成份。这主观的成份保留下来,并入了更大的主观里。我们进到一个层次,主要是专注在基督身上,祂不只是为我死的主,并且是为我活的主。基督住在我们里面,居住在我们的生命和良知里。

主耶稣自己的话能帮助我们了解这一点。祂在约翰福音里说,「我实实在在的告诉你们,你们若不吃人子的肉,不喝人子的血,就没有生命在你们里面。吃我肉喝我血的人就有永生,在末日我要叫他复活。我的肉真是可吃的,我的血真是可喝的。吃我肉喝我血的人,常在我里面,我也常在他里面。永活的父怎样差我来,我又因父活着,照样,吃我肉的人,也要因我活着」(六53—57)。这段话很深奥,不容易明白。稍后我们又读到,「祂的门徒中有好些人听见了,就说,这话甚难,谁能听呢?」确实,他们中间「多有退去的,不再和祂同行」(六60、66)。他们不懂他的教训,这番话超越了他们的理解力,所以许多原先跟随他的人就离开了。

我们现在面对的这个领域对我们的理智和悟性是极大的考验,但是我们得坚持下去,以弄明白。住在信徒里面的是基督,而不是祂的影响力,或对祂存留的记忆;祂也不仅是籍着祂的教训或圣灵住在他里面。是基督自己以一种奥秘的关系住在他里面。我不得不使用「奥秘」一词,因为没有别的词比它更适合表达新约对这事的教导。例如约翰福音第六章的信息,或者同一卷福音书较后面的几章,基督说到祂要向他的门徒显现,祂要回来住在他们里面,祂与父要以他们为居所。主耶稣在约翰福音第十七章的大祭司祷告中也作了类似的论述。或者引用使徒保罗对歌罗西人说的话:「基督在你们心里成了有荣耀的盼望」(一27)。不是基督「住在你们中间」,乃是住在「你们心里」,祂是荣耀的盼望。此外使徒又说,「现在活着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里面活着」(加二20)。这些话形容的是一种奥秘的关系。

我这样说是因为也许有人会说,「基督住在我心里,这是什么意思?我不懂!」我的答案是,「当然你不懂,我也不懂,没有人能够明白。这句话很奥秘,非人所能知晓。」圣经告诉我们,我们的身体是「圣灵的殿」。圣灵在天上,但也在我们心里。主耶稣基督在天上,但也在我里面。这是一种奥秘的关系。我们不可轻看它,也不可忽略它,必须重视它,否则就是未公平地对待圣经。

此外我们不但要公平地对待圣经,也要公平地对待历代以来众圣徒的伟大经历。例如以下这首诗歌:

救主耶稣,爱者之乐,世人之光,生命之歌;
世上福乐,我尽撇弃,再带虚心,向你投依。

这是你的写照吗?对你而言祂真的是如此吗?你可以成为基督徒,蒙祂拯救,却仍然无法诚实地说祂是你心中所爱。写下这首诗歌的人是发自内心的;他诚实地道出自己的经历;这不单单是一首诗歌而已。

再来看克勒窝的圣伯尔纳(Bernard of Clairvaux)写的另一首诗歌:

耶稣,只要一想到你,我心就满甘甜。

你也是这样吗?你能坦白地说出这些字句吗?我相信这些诗歌作者都是真心诚意的。这不是一个理论。他们念了圣经,知道可以运用在自己身上,他们也寻求这种经历,并且得着了。让我们继续看这首伟大的诗歌:

你是痛悔者的希望,温柔者的喜乐;
你对寻求者何善良,跌倒者何仁德。
但对寻得你者如何? 无口无笔能述。
耶稣的爱其深其阔,惟被爱者略熟。

「惟被爱者略熟。」他们也许无法精确地、有条有理地说出来,但他们心里知道,也引以为喜乐。

再来看伯尔纳的另一首诗歌:

哦,耶稣,最奇妙君王,著名的得胜者,
你甜美非口能形容,喜乐自你涌流。

我们唱诗的时候很容易口是心非。也许你也常唱这首诗歌,但你心里确实这么想吗?「你甜美非口能形容,喜乐自你涌流。」你真觉如此吗?这些作者有此感觉,所以用诗歌表达出来。他们表达的是真实的经历。这首诗歌的作者继续说:

一旦你造访我心,真理开始发光,
世上浮华消褪,点燃神圣之爱。

此处我们位于一个远比理智的领会更高的领域。你看到了真理的启示和光照。这是当基督住在我们心里时所发生的。

接下去我们把目光从十二世纪的作者移到十八世纪的卫斯理查理。他说,

主阿,你是我所需够我一切还有余。

这是我们的光景吗?我们能如此说吗?这是一个有基督住在他心里的人所说出的话。

我愿意在这里提到十七世纪的拉塞福德山缪(Samuel Rutherford)。在他的书信和生平记载中,你会发现这种「基督的神秘主义」是他的经历中一个重要的成份。他是加尔文派,不但认识基督,并且热心爱主,也喜爱谈论祂,住在祂的爱里。我们也可以在历代以来不同神学派别的圣徒中看到同样的特质。例如十八世纪的亲岑多夫曾说过,「除了基督,我别无所爱。」这不是我们所谓一般的、平凡的基督徒能说出的话。你可以作一个基督徒却说不出这一类的话。这也是为什么使徒要为以弗所人代祷。他们已经相信了,并且受了圣灵的印记,可是他们无法说出这一类的话,因为他们未曾对基督有这样的认识。祂还未住在他们心里。正如我一再说的,这是指基督掌管我们的生命,祂管理我们一切的活动。祂是我们实际生活的主。我们由祂掌管;那是一种对基督的「沉醉」

我用了这么多引文,是因为我觉得这是说明这宝贵真理最好的方法。许多世纪以来,无数平凡的男女和杰出的人一样,都曾由心中发出这些诗歌。翻开你的诗本,特别是关于主耶稣基督的部分。再看看有关成圣和圣洁的部分,你会发现历代以来的诗歌作者都曾讨论过基督住在心里的主题。这使他们提笔,给他们灵感,写下他们美妙的诗句,在他们里面滋生崇高的思想。

最后来到实际的一点:这一切如何发生在我们身上呢?我们必须作什么才能达到这地步,以至于能运用这些词句来表达自己真实的经历?我的答案是,不妨重复念一遍以弗所书第三章第十六、十七节,并且留意它们的先后次序。使徒首先求神,「按着祂丰盛的荣耀,籍着祂的灵,叫你们心里的力量刚强起来。」若缺乏这步骤,就一无盼望。圣灵必须在我们的心思、意念、意志中工作。你是否觉得,当你面对这真理时,你心里的力量需要刚强起来?相较之下,要明白历史,或文学,地理,几何,法律,医学,似乎容易得多。当我们看属灵深奥的真理时,岂不是会感觉我们心里的力量需要刚强起来,否则根本不可能领悟?那些人听耶稣说当吃祂的肉,喝他的血,就说,这话甚难,谁能明白呢?于是他们就离开祂了。靠着本性,我们也很容易这样作。我们心里的力量需要先刚强起来,好叫我们遇见如此奇妙、超凡的事时不至于动摇。我们的心思不容易领会这一类的真理;我们无法轻易地就把握它并且说,「我懂了。」这些真理似乎总叫我们困惑,远非我们的理智所能及。因此人的心思需要受装备。感谢神,圣灵能成就这项工作。

记得使徒写给哥林多人的信上说,「世上有权有位的人」都不知道祂和有关祂的真理,「只有神籍着圣灵向我们显明了,因为圣灵参透万事,就是神深奥的事也参透了』(林前二lO)。你若发现这些真理很难把握,也不要灰心;记住圣灵的能力,求祂使你心里的力量刚强起来。

我们心里的力量需要刚强起来的另一个原因是,我们若爱自己,基督就不能进入我们心里。我们必须先除去爱自己的心。这是我们的经历中最困难的一件工作。基督徒生活最终的战争就是除去「己」和爱自己的心。凭着自己,我们作不到这一点。你把它从一扇门赶出去,过不久它又从另一扇门或窗户,或烟囱溜了进来。这个「己」似乎是不可能赶走的。可是我们的心若没有空处,主耶稣就不会进来。我们自己不能产生爱,不能去制造它。这样作是最愚蠢不过了。爱是神籍着圣灵赐下的;所以我们必须求神刚强我们的心,以领受这纯净的爱,因为属血气的人是无法明白这爱的。

同样的,人的意志也需要刚强起来。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你听了一篇信息,就对自己说,「只要我能作到这些,就是付出极大的代价也在所不惜。我要寻求这些,我一定要作到。」可是到了明天晚上你就忘得一干二净了。你开始对别的事或世俗的东西产生兴趣。你本来下定的决心已经动摇了。你的注意力被分散了,被一些琐碎的事吸引。因为你的意志太薄弱了。我们常常下决心,常常立志。可是我们立了志却无法付诸实行。人的意志需要刚强起来。

所以我们要求圣灵在这些方面使我们刚强起来。使徒常常为以弗所人祷告。任何蒙召去帮助人的都有责任为别人代祷。但愿神赦免我们这方面的疏忽。当然你也得为你自己祷告。如果你知道你也可能获得这经历,就为此祷告,直到你得着为止。求圣灵使你心里的力量刚强起来。你若有了这经历,自然会有一些结果产生。你会看到一些从前未看到的罪。你本来以为对罪已知道得够多了,但现在却发现知道得极有限。你会发现自己里面有一些恶是难以想像的,是深植在你本性中的。

你会开始采取行动,以「攻克己身」。你企图洁净自己的心和手,好像保罗勉励哥林多人那样,「洁净自己,除去身体灵魂一切的污秽」。你这样作或许是基于下述同样的原因:每一次你请客人到家里来之前,你一定会把屋子收拾干净;你想使你的家窗明几净,以最好的面貌示人,不然的话,对客人是一种怠慢。你的精心布置,是表达对客人的敬重。如果来客位高权重,你会更加倍努力,不辞辛苦地预备。现在我们正探讨的则是神的儿子耶稣基督要来与我们同住;不仅是暂时的拜访,而且是以我们的心为居所。这需要充分的准备,可是靠我们天然的能力是作不到的。所以我们需要圣灵加添力量;一旦我们刚强起来,就能开始行动,除去垃圾,洁净自己,克服己身,定意远离那些与祂不相称,或者会得罪祂、使祂忧愁的事。我们竭尽己力,不断去作。我们求祂来,渴望祂的同在。

这就是信心介入之处——「使基督因你们的信,住在你们心里。」我们相信这种可能性,知道这是能实现的。这不是一般常说的「凭信心接受」,表示你说服自己相信祂已经来了,或者一再重复告诉自己祂已经来了。不!一旦基督住在你心里,你就不必说服自己,因你已体会到这个事实。你可以说,「你甜美非口能形容,喜乐自你涌流。」我认为「凭信心接受」这种有害的教义在这一点上阻碍了不少人。他们说,「我已经打开门了,我请祂进来,我凭信心相信祂已在那儿了。」可是他们感觉不出有差异;他们无法诚实地道出我们前面引用的那些歌词,因为祂没有住在他们里面。主耶稣住在我里面的时候,我自己会知道。其它的事都变得无关紧要了,因为这是最崇高,最荣耀的事。

让我们都体会到这个奇妙而荣耀的可能性。祂若来探访我们,我们不妨求祂说,「请留下来,不要离开我!请以我作为你的居所。」「籍着祂的灵,叫你们心里的力量刚强起来。」让我们以信心祈祷,直到我们能真心地与使徒一同说,「现在活着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里面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