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 1 属于神的东西

卷六 婚姻·家庭·工作 | 钟马田 Martyn Lloyd-Jones
弗六5-9

现在我们要进一步运用前一章,特别是第十八节和二十一节里所奠定的原则。其主要的思想是,「不要醉酒,酒能使人放荡,乃要被圣灵充满。」然后是第二十一节提到的概略性原则:「又当存敬畏基督的心,彼此顺服。」我们必须记住,这是一个背景。此处我们要探讨使徒保罗所给我们有关被圣灵充满之后,如何彼此顺服的第三个例证。

这番话不是对世人说的。世人没有能力作到此处所教导的。只有「被圣灵充满」的人,才能存着敬虔、顺服的心。此外,这里再度提醒我们一些重要的真理。其中之一是,我们的信仰必须延伸到我们生命的每一部份里,影响我们每一种关系。基督徒所作的每一件事,都应该与非基督徒有异。后者或许作的是同一件事,但方法不同。我们的信仰不能只局限在主日,它应该彰显在每一天的生活里。在这世上,没有什么比基督徒的信仰和教训更实际的了。使徒不厌其烦地将他的中心原则运用在生活的各个层面,就足以证明它的实用性。他不是满意地环抱手臂说,「现在你们这些被圣灵充满的人,去彼此顺服吧!」然后掉头而去。不!作为一个满有智慧的教师,他知道有必要讨论细节的部份,并且必须将其一点一点运用出来。于是他采用这些例子,这些例子都是日常生活典型的代表,其所强调的常常出现在生活里。显然他选择这些特殊的例子,有他的原则。所有人类关系中。最微妙,最精致的一种就是婚姻关系,也因着这缘故,其中存在的压力,紧张也格外大。其次就是家庭,这也是一种最细微的关系,魔鬼总是马不停蹄地在搅扰各个家庭,侵犯它的神圣性。

第三种则是仆人与主人的关系。它和前面的提到的两种关系一样,也常会产生紧张,压力。今天企业界普遍的光景即是最好的证明。这种关系在人类历史上惹起层出不穷的麻烦。旧约和近代史里面可以找出不少的例子。这也是近代英国及其他国家所面临最严重的问题之一。只要人类仍陷溺于罪中,他们必然是自私,以自己为中心的。二十世纪以及十九世纪下半叶的人,花了不少心血在这个问题上。许多机关、社团、法律的设立,目的都在解决劳工问题。即使这样,今天许多雇主、劳工、政客仍然受这个问题的困扰。我们不应该感到惊讶,因为陷在罪中的人基本上都是自私的。因此不管人站在什么样的立场上,都无可避免地会遭遇到这一类的困难和压力。幸亏使徒不厌其烦地讨论到这件事,并且详加解释。

当然,这是一个严重而艰难的题目,我们必须谨慎地处理。我打算提出几点来考虑。请记住,任何一点都不能涵盖一切,必须由其它几点来支持。有关这个主题,最主要的难处在,人们常常用口号的方式来思想它,然后彼此咆哮。其实口号解决不了问题。这件事必须在圣经教训的充分亮光下,予以详细地思考、论理。

根据使徒这里所说的,我首先要强调,关于这件事的教训,有几个特质。第一,这是与众不同的。我们这里所探讨的,无法在其它地方找到。很多其它的教训与此类似,是因为它们借用了此处的教训,不少哲学家也取用基督徒的教导。他们虽然不是基督徒,但他们看见基督徒教训中某些观点是非常卓越的,于是就借过来,以配合他们自己的目的。因此,有些哲学家的教导看起来似乎与基督教的教训大同小异,只是他们常常错失了最重要的一部份。所以我们可以说,保罗这里的教训是与众不同的,基本上异于其它一切教训。

第二个特质是,这个教训告诉我们,由于我们是基督徒,我们生命的中心已有了巨大的改变。我前面已经说过,保罗这番话不是对世界上的人说的。如果他对一群非基督徒工人或雇主说出这番话,实在毫无意义可言。这样作等于说,我们不相信人的更新;不相信由于犯罪的结果,人的本性已经被污染了,不承认人基本上是自私,以自我为中心的。但是,整本圣经的教训都是建立在这些前题上的。因此,使徒书信的对象是单单针对教会,和教会里每一肢体的。它们不能与报纸上的文章相提并论。当然那个时代尚未有报纸出现,但是即使有,使徒书信也绝不会出现在报端。这是给教会的书信,是只写给教会的肢体,写给基督徒的。换句话说,是给那些重生,有了新的本性,新的观点,「新造」的人;对这些人而言,「旧事已过,都变成新的了。」

使徒提醒腓立比人他在头三章里所提到的真理。然后他从第四章第十七节开始作归纳,特别是这一句,「你们学了基督。」接着是第五章第八节,「从前你们是暗昧的,但如今在主里面是光明的。」以弗所信徒是新造的人,所以使徒对他们道出这番教训。

这个原则在今天尤具意义。现今有些人,他们的名字和言论不断出现在新闻媒体上。他们被视为专家,足以代表基督徒对企业之观点,但是他们的言论常常显示他们根本没有把握我提出的那些原则。他们认为基督教就是一种可以提供给世人的教训,他们呼吁别人将这教训付诸实行。因此,他们否定了基督教首要的原则,白费一番力气。他们的努力从未产生预期的结果。主耶稣论到这一类的人时,说他们「已经得了他们的赏赐」。他们得的是公家有的名望,可是他们未触及问题的中心,未解决事情的起因。最重要的,他们的观念完全否定了基督徒教训的整个基础,因为后者认为,凡是相信主的人,其生命都有了奇妙的、非比寻常的改变。

第三,使徒的教训进一步肯定,基督徒对圣经有某种程度的认识,并且有能力实践这些教训。新约教导基督徒如何生活时,就已经先假设基督徒有这种认识和能力。新约并没有对我们说,「你既然是一个基督徒,就必然会有某些问题和难处。你会想知道如何去作雇主,如何作雇员。其实你只需要作一件事,就是把一切困难带到主面前,只要祈求,他就会指示你当如何作,甚至他会亲自帮你作。」这根本不是新约的教训。新约首先将教训给我们,然后要我们依照每个人不同的环境,去运用这些教训。显然的,我们若不明白教训,就不可能去实践,若对教训缺乏了解,就不可能将其付诸事行。首先,我们接受指示,我们必须接受它,了解它,然后我们说,「在这样的亮光下,我必须这样作。」新约教我们有关成圣的教义,此处不过是一个实际的例子,说明如何将成圣的生命表现在实际生活上。在「仆人与主人」的事上,也当表现成圣的生命。但是,我们若对这方面的教义缺乏认识,也很难真正行出来。

我最后要提出的一点是很普遍的,也是建立在平衡,健全的教导上。它从仆人着手。记得吗?使徒在每一个例子中,都是先从需要顺服的一方着手--妻子对丈夫、儿女对父母、仆人对肉身的主人。但是他非常谨慎地将两方面放在一起。这中间并没有偏心,或不公平。他也提到丈夫的责任、父亲的责任,以及主人的责任--「你们作主人的待仆人,也是一理,不要威吓他们,因为知道他们和你们,同有一位主在天上,他并不偏待人。」我提醒你这中间的平衡性,因为这是这个教训最荣耀之处,也是它最独特之处。没有任何教训像圣经这样说得全备、平衡。对我而言,这本身就是一个充份的证据,证明圣经真是神的话语。神垂目观看我们,和我们所作的许多区别、划分;他把这一切都放在正确的层面上,指示我们正确的观点,因为万事万物都是在他的管理之下。

于是保罗把「仆人」这个大问题介绍给我们。如何解释「仆人」一词呢?我们的翻译在这里就显得有些辞不达意了,它并未指出这个词真正的含义。其正确的意思是「奴隶」!使徒不是在论及受雇的仆人。当时那个文明社会里,确实有许多仆人是受雇的;有些人被雇作家仆,按时受薪。但是保罗基本上不是指那些人,他论到的奴隶。在保罗的时代,奴隶制度很盛行;早代许多基督徒本身就是为奴的。使徒所用的这个词,常常是用来指奴隶,而非指雇用的仆人。如果你还有疑问,第八节是最好的解答--「晓得各人所行的善事,不论是为奴的」--指奴隶,「是自主的」--指自由人,「都必按所行的,得主的赏赐。」他将奴隶和自由人作一个对比。换句话说,使徒这里确实是在特别论到奴隶的问题,指出他们当如何作。所以我们若不面对奴隶的问题,特别是圣经有关奴隶的教训,就无法把这段经文解释得透澈。

不需要我多说,我们也知道是一个非常困难而复杂的主题。有些人说,他们不愿意作基督徒的主要原因,就是圣经对奴隶制度的态度使他们难以接受。他们辩说,单单这一点,就足以使他们拒绝接受圣经。确实,这在许多基督徒当中也引起极大的困扰。想想看,约二百年前威伯福士(William Wilberforce)领导反奴运动时的情景。再回到一八六一年爆发的美国南北战争,其导因也是奴隶问题。你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多么敏感,棘手的问题。今天,它还是引起不少相关的困惑。我要进一步说,在面对这个问题时,我们会很自然地看到其它一连串有关的问题。我们会面对基督徒与国家的关系,基督徒与现今商业界的关系,与工会的关系等各种问题。事实上,我们是在观察基督徒对整个社会情况,政治,革新,甚至暴动,革命的态度。这一切全包括在内了。

新约讨论的是大原则,它鼓励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在大原则上。一个人若说,「它既然探讨的是奴隶制度,与我何干?」他就是愚不可及的。对这样的人,我的回答是,奴隶制度只是人与人发生关系的一种方式,使徒所关心的,仍是任何在下位、当顺服、受雇的基督徒,所当有的举止和反应。进一步说,我们都应当顺服政府、社会律法、规范。所以我们若周全、切实的思考这个问题,就必然会被带入这些领域中。此处的主题是奴隶,于是问题来了:一个为奴的基督徒当如何作?他必须力求得自由吗?他应该企图摧毁奴隶制度吗?很快,这又会引出其它问题,涉及到聘雇的形式,以及各种社会的,经济的关系。这是另一个原因,我们应该为神所赐的圣经感恩。有些人只是很肤浅地看这些事,他们说,作为一个基督徒并不能帮助我决定是否加入工会,因为圣经上没有论及这件事;当然在古代,也根本没有工会的存在。但是圣经中,特别是这段经文里,提出了管理这个问题的原则。所以我们的职责在于明白这段经文,把握其原则,然后将其运用在我们所遭遇的不同问题上。

毫无疑问的,要解决这件复杂的事,最好的方法是收集圣经所有相关的教训。有不少处经文论及此事,例如马太福音第二十二章第十五至二十一节,那里说到有一些法利赛人和希律党的人来见耶稣,要抓他的话柄陷害他。他们问题:「纳税给该撒可以不可以?」请注意主的回答:「拿一个上税的钱给我看!」他看着钱说,「这像和这号是谁的?」他们说,「是该撒的,」然后他才给他们一个果断的回答,「该撒的物当归给该撒,」--他又加上一句,是他们未曾问到的--「神的物当归给神。」圣经又记载,「他们听见就希奇,离开他走了。」我们可以了解他们的惊愕。他们面临了未曾预期的场面,得到了未曾想到的教训。

另一个很有趣、却常被人忽略的例子,是在马太福音第十七章,第二十四至二十七节,「到了迦百农,有收丁税的人来见彼得说,你们的先生不纳丁税吗?彼得说,纳。他进了屋子,耶稣先向他说,西门,你的意思如何?世上的君王向谁征收关税、丁税?是向自己的儿子呢?是向外人呢?彼得说,是向外人。耶稣说,既然如此,儿子就可以免税了。但恐怕触犯他们,你且往海边去钓鱼,把先钓上来的鱼拿起来,开了它的口,必得一块钱,可以拿去给他们,作你我的税银。」

另一处重要的论述见诸于罗马书第十三章的开头:「在上有权柄的人人都当顺服他,因为没有权柄不是出于神的。凡掌权的都是神所命的。所以抗拒掌权的就是抗拒神的命;抗拒的必自取刑罚。作官的原不是叫行善的惧怕,乃是叫作恶的惧怕。」然后是腓利门书,这卷书信非常直接,详细地论到奴隶问题。还有一处是在彼得前书第二章第十三节,「你们为主的缘故,要顺服人的一切制度,或是在上的君王,或是君王所派罚恶赏善的臣宰。」他又继续说,「你们虽是自由的,却不可藉着自由遮盖恶毒,总要作神的仆人……你们作仆人的,凡事要存敬畏的心顺服主人;不但顺服那善良温和的,就是那乖僻的也要顺服。」请记住,这段嘱咐人要顺服「掌权者」的话,是在暴君尼禄(Nero)的时代写成的,保罗告诉基督徒,即使像这样的暴君,他们也当顺服。

这些例子都是直接的教训,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间接的教训。例如但以理书所记载但以理的言行和举止,特别是第三章和第六章。此外也有一些非常有趣的、具隐寓性的教训,例如使徒行传第十六章,那里记载保罗和西拉被拘捕,鞭打,下在监里。稍后我们读到,当局有意要释放他们,可是遭保罗拒绝。他说既然他是罗马公民,那些错待他、冤枉他、将他下在监里的官长必须亲自来到狱中释放他们。这是对整个主仆问题的间接例证。使徒行传第二十五章所记保罗向该撒上诉的事,是进一步的例子,作为一个罗马公民,他有权这样作,他是在使用自己的权利。

读这几处经文之后,我觉得必须作一些概略的评述。首先,你会不会感到惊讶?因为相较之下,圣经对这个主题的直接教训真是少之又少。圣经只是提出概括的教导,然后建立管理这件事的一些原则。为什么圣经不对这问题多加强调?为什么圣经对历代以来不断出现在人类生活中的这问题,不给我们更多直接的教训?为什么这类教训如此罕见?答案必然是,圣经最主要关心的,乃是人与神的关系。它一切强调的重点,都是以这个问题为中心。我们从主耶稣回答法利赛人和希律党人的话可以看出来。他的回答使那件事深富含义。这两派人正是现代人的典型代表。他们问,「夫子,纳税给该撤可以不可以?」今天的人会问,「教会对于种族隔离,对于经济问题,对于战争的看法如何?」尽管问题可能因时代而异,后面的原则却是始终如一的。这些人根本没有问到有关人与神的关系。各种形式的主题都在于人与人的关系上--人的权利,人如何彼此相待等等。主耶稣对我们的回答仍是一样。他加上一句话,把我们带入另一个领域--「神的物当归给神。」这是一个绝佳的例子,说明了圣经所强调的重点。圣经关心的是人与神的关系,这是圣经最伟大、最首要的信息。

再举一个例子。有一个律法师来见耶稣说,「律法上的诫命,哪一条是最大的呢?」这人和法利赛人、文士一样,花许多时间争论律法的细节,他们主要争论的问题是,到底这六百一十三条诫命中,哪一条是最大的?有人说是这条,有人说是那条,如此议论纷纷,争吵不休。现在这个律法师来问耶稣,「你认为最大的一条诫命是什么呢?」主耶稣回答,「你要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神。这是诫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其次--」是的,但这只是次要的--「就是要爱人如己。」主耶稣没有把次要的放在前头。人际关系不是首要的,它在圣经中从未居过首位;人与神的关系才是第一重要的。主耶稣扬弃一切吹毛求疵、讲究形式的态度。他指出法利赛人和文士的问题在,「你们将薄荷、芸香并各样菜蔬献上十分之一,那公义和爱神的事反倒不行了。」「你们走遍洋海陆地,勾引一个人入教……却忘了神的爱。」他们错失了那首要的、最大的、中心的事,那也是圣经各处所强调的。以上面这些经文为背景,让我们再读一次以弗所书第六章的这段话,「你们作仆人的,要惧怕战兢,用诚实的心听从你们肉身的主人,好像听从基督一般。不要只在眼前事奉,像是讨人喜欢的,要像基督的仆人,从心里遵行神的旨意。」主耶稣把这问题提升到我们与神的关系这个范围中。对于主人,保罗也谨慎地说到同样的事,「知道他们和你们,同有一位主在天上,他并不偏待人。」因此,我们要将这个不变的法则铭记于心。

我要提出的第二个论点,一定会遭到现今许多自称讲究实际的人所反对。圣经总是将世上的生活看作次要的,不过是一段旅程。我们是什么?彼得说,「你们是客旅,是寄居的。」我发现这也是整本旧约所强调的;希伯来书第十一章将这重点巧妙地总结起来。那一章经文刻画了信心的伟人和圣徒,说到那些人「等候那有根基的城,就是神所经营所建造的。」他们「承认自己在世上是客旅,是寄居的」。他们都是天路客。这也是为什么摩西的眼目只放在「所要得的赏赐」上。他情愿与基督和神的百姓一同受苦,也不愿「暂时享受罪中之乐」。圣经里记载的这些信心伟人,他们在世的生活非常简朴。他们不打算在世界上定居下来,因为他们知道真正的目的是在另一个世界里。真正重要的、算数的,是另一个永恒的领域。这个教训在新约各处都可见到,主耶稣的训言里也包含甚丰;你也可以在使徒书信中看见,例如,「你们要思念上面的事,不要思念地上的事」(西三2)。这同时是启示录的中心主题。

我们必须记住这一点,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个原则管理着圣经有关奴仆和其它问题的教训。主导的原则是人与神的关系,其观点是,现今的生命是短暂的,瞬间即消失的。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们应该漠视这个世界,或者认为它毫无份量,不值得一顾。当然,它也不是说,基督徒必须决心作一个僧侣,或隐士,与世界隔绝。这样该是对此处这个教训完全不了解。这个教训真正的含义是,我们不可把今生放在首要的地位,我们也不把这个世界视为惟一的世界,我们必须把它放另一个世界的亮光之下来思考、了解。我们是永恒的天路客,是「天上的国民」,这是我们的身份(腓三20-21)。我们仍活在这世界中,但我们真正的家乡在另一个世界;我们一切的兴趣都集中在那里,我们执政掌权的宝座也安设在那里。我觉得现今这世代最重要的事,莫过于把握这个管理的原则--人与神的关系,人对世界的正确关系。神第一,天堂放在最先。这个世界和世上的人是次要的,不是主要的。今生是暂时的,预备性质的,非长久的。我们是向着另一个生命迈进。固然我们并不轻看这世界,也不打算脱离它,但是我们对它必须抱着正确的观点和立场。在这原则的亮光下,我们才能明白此处的教训。

从以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结论:使徒所强调的这教训,一直是历来教会所强调的。教会的职责在解释圣经,而这些是我们在圣经里所找到的原则。我们必须把这些原则运用在教会的讲道和教导上。教会最首要的工作不是应付世界的光景,乃是处理基督徒与世人的关系,以及他在世人当中的行为举止。正如圣经总是把重点放在人与神的关系,以及人与这将要过去的世界之关系上,教会也当如此。

教会不可以把时间和精力都放在应付世界的光景上。这不是教会的主要工作。有趣的是,早代教会也并未视这一工作为己任。新约并未反对奴隶制度。我再重复说一次,教会的工作不是解决社会问题,而是教导基督徒如何在这问题产生的社会中生存、工作、行动。这是不容我们轻忽的。我认为现今教会落到这地步,一大半原因在于教会忘记了这个重要的原则。我不打算引起争辩,我只是在解释经文--我不得不说,我无法在圣经里找到任何经文支持传道人参与政治,出来竞选,或在讲台上大谈时局、经济、社会状况。这样作是不对的。教会的责任在不断提醒人,他们与神的关系,正如主在世上所作的。人们带着各种问题来见我们,我们有责任将重点放在神上面,把他们与神的关系放在最前面,同时教导他们对今生和这世界抱着正确的态度。今日世界光景如此可悲,主要原因在人们未明白这世界的祸患是起因于异教盛行,人们不认识真神,不敬畏神。不管是西方国家,或其它地方,人们忘记了神,忘记他们与神的关系,也忘记他们最终的命运。尽管如此,教会却花大部份时间来应付那些次要的、暂时的事;这些次要的事只是偶而出现在圣经里,而且仅仅是作为说明重要原则之用的。今日许多所谓的教会领袖,总是谈论那些主耶稣视为次要的事,完全忽略了人们真正的需要,这岂不是很可悲吗?

这个问题还有另一面,我在继续下去讨论细节之前必须先提出来。有些基督徒采取另一个极端,企图完全与世界脱节。他们坚持,基督徒不应该在地方选举或总统大选中投票,他们认为基督徒若与政治扯上任何关系,都是犯罪的。

这种态度完全误解了此处的教训,与前面我提出的那些态度一样错误,因为它离开了圣经完美的平衡。我们不是离世独居,也不是停止作这世界的国民;我们乃是仍生存在世上时,就尽一个国民的义务。但是我们必须站在适当的位置上,采取正确的立场。我们心中总是要想到优先的问题--到底重点何在?什么在先?什么其次?

归纳前面所言,我们可以看出来,这个主题很容易引起难处和困惑,惟一保险的方法是从经文入手,小心地将相关的经文集合起来,一节一节比较,绝对不可断章取义。每一句话都必须放在上下文中整体来看,然后再和其它处经文放在一起思考。这样我们才能发现圣经教训里的伟大原则。我们也需要在真道的亮光下审察自己。如果我们不能说自己最首要关心的是自己与神的关系,那么不管我们对这些事存什么看法,都是无关紧要的。我们若不能说,自己视今生为短暂、易逝的,我们的态度就有了差错。如果我们在思想或言谈中给人一个印象,认为这个世界和今生的生命对我们而言比一切都重要,是我们一切的中心,那么我们就不是站在新约的立场上了。问题存在那里,我们必须设法解决;我们必须明白自己与问题之间的关系。如果我们不照圣经教导的方式作,不记住这个世界只是短暂的,瞬间即逝的,不明白我们属于另一个领域,那么我们就不是站在基督徒的立场上,所得的结论必然是错误的。指出这一切之后,现在我们可以开始先探讨圣经有关奴隶的教训,并进一步来看它对于任何一种雇主关系的教导。这些问题已经存在好几个世纪之久了;今天许多人还在面对同一个问题。或许在某个国家,这类问题并不存在,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不必考虑这些问题。我们应该知道,一旦产生问题,当如何解决。至少我们可以帮助遭遇这样问题的人。我们有责任知道圣经的教训,好运用在日常生活上,并且帮助别人。但愿神赐恩典给我们去如此行,以使他的名得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