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教會與使命

基本救恩神學
教會的定義

什麼是教會?有人認為教會就是一個屋頂上有十字架的建築物;有人認為教會就是某一個宗派,如長老會、信義會、聖公會等。其實這些觀念都是錯誤的,在舊約聖經裡,教會是指「一群在某一個固定地方聚集的人」;在新約聖經中,「教會」是指神從世界中呼召出來專屬地他的人。所以,按照聖經的解釋,教會就是一群蒙神選召、重生得救的人,在一起固定的聚會、敬拜神,彼此造就。按照這個解釋,教會至少有三個定義:

一、神的選民聖經說,神在萬古以前,就在基督裡揀選了那些預備蒙受救恩的人,並藉着聖靈呼召他們,接受基督做救主,成為神的兒女。所以教會就是所有蒙神選召,重生得救之人的集合名詞。

二、基督的身體從屬靈生命的觀點看,教會就是基督的身體。基督是頭,所有的信徒都是這個身體上的肢體,有的是手、有的是腳、眼、耳,各行各的功用和地位。功用雖然不同,但所有的肢體都聯于基督,都從他得到生命。

三、聖靈的交通教會的另一個定義就是聖靈的交通。「交通」並不是指一群基督徒聚在一起,談論屬靈的事,在原文裡「交通」有「同享」或「同飲」的意思。好比一群人圍坐一桌吃飯,共飲分亨同一碗湯,這就是原來交通的意思。每一個重生得救的人,都有聖靈住在他心裡,一個教會,可能有成千上百的信徒,但每一位信徒心中都住着同一位聖靈,這就是聖徒在靈裡合一的根據。

教會的性質

若按教會的性質來說,教會可分為有形與無形的教會,爭戰與得勝的教會。有形的教會,就是看得見的教會,或者說局部的教會;例如:某地區有五個教會,大家也都知道,每個教會有多少人作禮拜,而這五個教會就是有形的教會。一般教會中都有牧師、長老、執事、詩班等人員,以輔助聖工的進行,凡是受過洗的信徒,都應加入一個有形的教會。但根據基督教的教義,受洗並不等於得救,因此,在有形教會中的會友,並不見得都是重生得救的信徒。無形的教會就是看不見的教會,或者說普世的教會,所有重生得救的人都是這個教會的組成份子,包括古今中外一切重生得救的真信徒。這個教會是無形的,因為它包括了所有有形教會裡面真正重生得救的人。有人說這個教會才是真正的教會,理想的教會。

有形教會與無形教會大部份是重疊的,意即大部份有形教會的會友,也是無形教會的會友,但也有例外,例如:那些臨終之前才接受主的,自然是無形教會的會友,他一生可能都還沒來得及進教會。還有那些並未真正重生得救的會友,也無法進入那無形的教會,因為耶穌曾說過:「凡稱呼我主啊、主啊的人,不能都進天國,惟獨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才能進去」(太七21)。

另外,有人把教會分為爭戰的教會與得勝的教會,爭戰的教會又稱為地上的教會,得勝的教會也可稱為天上的教會。目前所指地上的教會,也就是前面所說的有形教會,要在主帥領之下,作十字架的精兵,為真理打仗。神的仇敵,就是魔鬼,用盡各樣方法,攻擊神的教會,消滅神的見證。因此教會要拿起神所賜全副的軍裝,為真理打美好的勝仗,這種戰爭不但是防守性的,也是攻擊性的,信徒不但要為真理爭辯,也要勇傳福音,奪回被撒但擄去的靈魂。得勝的教會就是指在天上的教會,是由所有曾經在世上為主打完那美好的仗,回到天家的聖徒所組成,他們不再需要刀槍,戰爭變成了凱歌,十字架換成了冠冕。因為他們已經得勝,並要與主一同作王,分享神的榮耀。

教會的特徵

接着談教會的特徵與記號,教會的特徵,即是教會和其他社會團體不同的地方。根據基督教的看法,這些特徵主要是應用於無形的教會,其次才是有形的教會。天主教則把這些特徵應用於層次分明的教會組織中。教會的記號就是教會的標幟,或是指教會的印記,主要是用來區別真正的教會與異端的團體。從基督教的觀點,教會的特徵有下面三項:

一、合一性天主教對合一的理解是外在的,指的是組織上的合一。它們的組織從上到下,一層層的非常嚴密,最高的領導是教皇,全世界只有一個,是所有天主教徒的精神領袖,教皇之下分設有樞機主教,然後是大主教、主教、神父。就像是一個世界性的帝國,當教皇頒佈有關教會行政或教義解釋的命令時,全世界的天主教徒都要遵守。而基督教對合一的解釋則是內在的,屬靈性的合一。因為全世界所有重生得救的信徒都是基督的身體,聯于元首基督,並且同有一個聖靈,在各人心中運行。保羅勸以弗所的信徒,要竭力保守聖靈所賜合而為一的心。他說:「身體只有一個,聖靈只有一個,正如你們蒙召同有一個指望。一主,一信,一洗,一神,就是眾人的父,超乎眾人之上,貫乎眾人之中,也住在眾人之內」(弗四4~6),這種合一性不但應用於無形的教會,也應用於有形的教會。基督教雖然有很多派別,但追求靈裡的合一是所有基督徒應有的責任。

二、聖潔性天主教對聖潔的看法也是強調外在的、儀式性的聖潔。他們自認為一切教條、典章、敬拜儀式,都是聖潔而沒有玷污的。基督教則認為教會的聖潔,乃是由於基督的寶血已經洗淨每一個信徒的罪污,聖靈又使他成聖。由成聖信徒所構成的教會,就是基督的身體,基督既然是聖潔的,身體自然也是聖潔的。聖潔這個字的原義是分別為聖,教會裡面的信徒,都是基督從世界裡面呼召出來,專門屬於他、歸於他的,所以教會是聖潔的。

三、普世性天主教對普世性也是注重外在與組織方面的意義,天主教原文的名稱就是普世教會的意思,天主教的組織的確蔓延到世界各地,因此他們自稱為公教。而基督教對教會普世性的觀點,則認為主要是指無形教會而言。無形教會包括所有重生得救的信徒,凡是福音曾經傳到的地方,就會有無形教會的會友。但從前面所講教會的合一性來看,這個特徵也可以應用到有形的教會,有形的教會雖有許多不同的宗派,但都聯于主基督,並同享一個聖靈,所以全世界的有形教會在主裡仍是一個,這也構成了有形教會的普世性。

教會的記號

基督教對於教會的記號,或說怎樣才算是一個真正的教會,有着不同的看法。有人認為教會的記號只有一個,就是傳講純正的福音;第二個記號,是正確地執行聖禮,如洗禮、聖餐等:第三種記號,是忠實地執行管教的工作。至于這三種記號所代表的意義分述如下:

一、傳講純正的福音這是教會最重要的記號。因為一個真正的教會,必須忠實地傳講神的話,使信徒能得到正確的聖經教導,幫助信徒的靈命得以增長。耶穌說:「你們若常常遵守我的道,就真是我的門徒了:你們必曉得真理,真理必叫你們得以自由」(約八31~32),有人認為,如果一個教會忠心的傳講神的話,自然會正確地執行聖禮並管教那些不守規矩的人。

二、正確地執行聖禮聖禮的意義是從神的話語來的,因此執行聖禮不能脫離神的話,執行聖禮,必須按照教會的規程,由合格的牧職人員執行,並且只有信徒才能領受。耶穌吩咐他的門徒往普天下去,使萬民作他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太廿八19)。使徒行傳第二章記載彼得在五旬節講道之後,「於是領受他話的人就受了洗……都恆心遵守使徒的教訓,彼此交接,孽餅,祈禱」(徒二41~42),可見執行聖禮也是教會的一個記號。

三、實行教會懲戒為了維護教會道理的純正與信徒主活的聖潔,教會必須忠實地實行管教,警戒與制裁那些背道高教與不守規矩的人。

教會的權柄

馬太福音十六18~19記載耶穌對彼得說:「你是彼得,我要把我的教會建造在這磐石上;陰間的權柄不能勝過他。我要把天國的鑰匙給你,凡你在地上所捆綁的,在天上也要捆綁;凡你在地上所釋放的,在天上也要釋放。」基督既是教會的頭,教會就是基督的身體。基督不只設立了教會,他也賜給她權柄,在這段經文中,鑰匙是代表權柄,而教會和天國在這裡似乎是指同一件東西,因為教會是由一些尊主為大,順從神的律法,並心中有聖靈居住的人所組成,故教會的權柄是由基督而來的。

天主教常常用這節聖經證明,只有教皇或天主教會有權柄叫人得救或滅亡,因為他們認為耶穌只把這權柄給了彼得,彼得曾做過羅馬的大主教;而所有的教皇都從彼得繼承了這權柄。其實耶穌把這權柄賜給所有的使徒,彼得只不過是代表,這一點,約翰福音廿23的記載非常清楚。耶穌對門徒說:「你們赦免誰的罪,誰的罪就赦免了:你們留下誰的罪,誰的罪就留下了。」這並不是說教會有赦罪的權柄,而是說教會所傳的福音有赦罪的功能,只要人願意相信福音、悔改認罪,他的罪就得到赦免。

教會擁有怎樣的權柄

教會從基督所得到的是怎樣的權柄呢?

一、教會的權柄是屬靈的權柄 但並不是表示內在或無形的權柄,乃表示這權柄是聖靈所賜的,並且要藉聖靈的能力,奉基督的名才能運用,並且只適用於相信他的人身上。教會的權柄和國家的權柄不同,國家是神所設立,管理人類外在的福利,保障其財產、生命、自由與應有的權利。教會是神所設立,管理人類內在的幸福,並藉着教導真理使他們脫離魔鬼的控制,歸向真神,並得享神一切豐盛的慈愛與恩惠。

二、教會的權柄是服事的權柄 從聖經的教導可以清楚地看到;教會從基督所得的權柄不是用來統治的,而是服事。在馬太福音廿25~28耶穌對門徒說:「你們知道外邦人有君王為主治理他們,有大臣操權管束他們。只是在你們中間,不可這樣;你們中間誰願為大,就必作你們的用人;誰願為首,就必作你們的僕人。正如人子來,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這種權柄的運用,必須與聖經配合,並在聖靈的管理之下。

教會權柄的種類

教會的權柄,大致可分下列三類:

一、教導的權柄 教會最主要的使命就是傳揚神的真理,不但要把神的真理教導信徒,也要把它傳揚給世人,為神作見證。在教導的權柄之內,又可分四部份:(1)保存神的話語之純正。(2)正確的教導神的話與執行聖禮。(引制定信仰的象徵與告白。(4)鼓勵信徒研究神學。保羅對提摩太說:「你在許多見證人面前聽見我所教訓的,也要交託那忠心能教導別人的人」(提後二2)。

二、管理的權柄 可以從秩序與管教兩方面來講。保羅說:「神不是叫人混亂,乃是叫人安靜」(林前十四33),又說:「凡事都要規規矩矩的按着次序行」(林前十四40)。所以在教會中,一定要有些行為的規則,並要執行基督的律法。對那些不守規矩的信徒,教會必須給予適當的管教,管教的目的不僅在懲罰犯規者,更是要藉此保持教會的聖潔與純貞。

三、慈惠的權柄 也可說是憐憫人的權柄,包括醫病和施捨。耶穌差遣十二個門徒不但要去傳福音,並「給他們權柄,能趕逐污鬼,並醫治各樣的病症」(太十1)。在初代教會中,醫病、神蹟是很普遍的事,今天的教會,也在各地廣設醫院,舉辨醫療服務,並且有些人仍有禱告治病的恩賜,另外,教會對貧苦的信徒,也有施捨濟助的責任。耶路撒冷的初期教會,為了這個工作特別選出了七個執事,專門照顧教會裡那些貧窮的人,特別是孤兒寡婦,為後世教會立了很好的榜樣。

教會的大使命

接着要談教會的使命,教會的使命可以分對內和對外。對內就是已信主者所應負的使命,應承擔教導、治理、與慈惠之責任,至于對外就是要把基督的福音傳遍天下,使萬民可以作主的門徒,也就是所謂的「大使命」。故基督設立教會在世上,為要成為他的見證,並引導世人脫離撒但的控制,歸向真神,所以教會真正且重要的使命,就是傳福音,為主作見證。

「使命」在原文裡有「差派某人出去完成某一特定的工作」之意,以現在常用的名詞而言就是「宣道」。太十1:「耶穌叫了十二十門徒來,給他們權柄,能趕逐污鬼,並醫治各樣的病症。」另外,耶穌差這十二個人去……隨走隨傳,說『天國近了!』(太十5、7),「主又設立了七十個人,差遣他們兩個兩個的在他前面:往自己所要到的各城各地去」(路十1),這是耶穌在世時差遣人出去宣傳福音的記載。不過那時他們宣道的對象僅限于以色列人(太十5),等到耶穌從死裡復活之後,在他升天之前,他最後給門徒的使命是「往普天下去,傳福音給萬民聽」,即所謂的大使命。

這個大使命是記載于馬太福音廿八18~20:耶穌進前來,對他們說:「天上地下所有的權柄都賜給我了。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從其中可以看出宣道的權柄、目的、方式、與能力。

從大使命看宣道

一、宣道的權柄耶穌對門徒說:「天上地下所有的權柄都賜給我了。所以你們要去……。」可見今天信徒到世界各地去傳福音,就是靠這個權柄,耶穌照神的旨意,為世人的罪死在十字架上,成就了救贖。更藉着從死裡復活,顯明他的獻祭已蒙神的悅納,死亡和陰間的權勢已被打破,並證明他是神的兒子。因此他說:「天上地下所有的權柄都賜給我了。」他的門徒不但要向以色列人傳福音,也要向全世界的人傳福音。

二、宣道的目的為要使萬民作他的門徒,換句話說,就是帶領世界上各族、各方的人信耶穌,接受他做救主,宣道的目的不僅是差人出去,更重要是叫人信耶穌得永生。「出去」只不過是達成這個目標的一個步驟。為了要使福音更容易被接受,有人以開醫院、辦學校或接濟貧窮等種種的方式,來配合福音的工作,這些確實是善舉,也是每位信徒當作的,但並不能以此來代替福音的大能和宣道的使命。

三、宣道的方式傳福音的方式,從這段經文看來,包括幾個步驟。第一,是「去」。在舊約時代,神揀選以色列作他的選民,為他的名作見證,顯示出神的恩典,為了要吸引萬國萬邦的人到錫安山朝見神。新約的宣道原則是去到罪人所在的地方,把福音傳給他們。第二,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當福音傳出去以後,有人接受且相信了,就要給他們施洗。第三,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有人願意信主,就應該給他施洗,不必等到他把聖經的道理都明白之後,但受洗後,則須要教導聖經的真理,使他的靈命得以長進。

四、宣道的能力耶穌說:「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耶穌基督今天藉着聖靈,住在每一位信徒的心中,與他同在。在初代教會中,使徒們勇于放膽傳道,且大有能力,正因為主與他們同在。今天神的僕人到世界各地去宣揚福音,聖靈仍然與他們同在、同工,這就是宣道工作能力的來源。

從現代宣道學的觀點來看,宣道就是教會增長,教會如何能增長呢?可份量與質的增長,量的增長就是使教會的人數增多,幫助更多的人相信耶穌,受洗並加入教會,作耶穌真正的門徒;質的增長就是使信徒的靈命進深,更明白聖經的真理,且順從聖靈的引導,甘心為主而活,榮耀基督。這兩種增長對教會都是必要的,當教會的屬靈品質增長,自然會熱心傳福音,帶來量的增長,同樣,一個人數不斷增多的教會,也必然是個興旺的教會。

研讀回應

1.請闡明教會有什麼特徵?

2.教會的表記是什麼?是屬於無形教會或屬於有形的教會?

3.根據馬太福音十六18~19的記載是否可證明彼得的權柄大過其他使徒的權柄?

4.從聖經的教導,可看出神賦予教會權柄的目的何在?